中国科学院院士宋保亮:建立长效机制 加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日前,中国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武汉大学副校长宋保亮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接受新华网采访。院院河南某某网络科技经销部
新华网: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士宋如何与中学教育更加紧密联系?
宋保亮:要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保亮拔尖重要作用,搭建合作平台,建立机制加快助力协同育人。长效创新加强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的推进有效衔接,进一步构建学段衔接的培养河南某某网络科技经销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加强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工作机制,有助于发现在某些基础学科领域特别优秀,科学特别有研究兴趣的院院中学生,并结合“强基计划”将学科拔尖人才吸引、士宋选拔到大学,保亮拔尖并且建立资源优先配置机制。建立机制加快通过在基础教育中推进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大学教授、教师更多地深入初高中,进行科普以及其他科研项目的指导,养成学生们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的方法,并加强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互动和指导机制,资源多点互联、共建共享。最后,也是现在很多大学都在做的面向高中生开放实验室,让一些学有余力、有科学兴趣的高中生到大学参观,甚至做短期项目,通过实践的教育和培养,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
新华网:高校结合“中学生英才计划”利用科研平台和基础设施,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创新能力?
宋保亮:高校要充分发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一是知识传授。高校要以战略需求为导向,集成融合大平台大项目、优秀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等多要素,将学科、师资、科研等优势资源,集中转化到协同育人体系中,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共同体。二是通过科普性质的讲座使青少年近距离与大科学家以及科研工作者接触,通过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使青少年从潜移默化或是不经意中学到、领悟到一些内容。三是科研科学研究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创新能力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才培养需遵循成长规律,不可拔苗助长,通过高校和高中的联合,发现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研究性学习,以开放、融合的思路培养学生,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通过加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对于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在真实场景中激发创新动力、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
新华网:您能否给有志于加入“英才计划”的青少年一些寄语?您认为“中学生英才计划”未来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宋保亮:将“兴趣驱动、深度思考、长期努力”12个字作为寄语送给励志未来投身国家科技事业的青少年。目前“中学生英才计划”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沃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注入人才力量。期待未来扩展到更多的中学生,增加开拓眼界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发现拔尖人才,同时尊重人才培养规律。
【纠错】
相关文章
- 阴天就不用防晒了吗?丨中新真探2025-07-15 13:40: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曹子健2025-07-17
- 北京时间8月6日晚 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 17岁的中国选手全红婵 蝉联奥运冠军🥇 全红婵也以17岁131天的年纪 超越伏明霞 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最年轻的 赢得三枚金牌的运动2025-07-17
- 8月3日,2024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国队包揽金银牌,但在比赛过程中,部分观众的不理智观赛行为在网上引发争论。从直播画面看,现场一些球迷在加油助威时出现不和谐的声音。甚至有观众做出“竖中指2025-07-17
- [环球网快讯]据美联社最新消息,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当地时间周一5日)正式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成为第一位领导主要政党进行美国总统竞选的有色人种女性。 报道称,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5日晚间结束2025-07-17
高考梦碎、父母驱逐!“天才少年”被虚拟世界毁掉,代价何其沉重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位原本可以考上985大学的孩子,因为迷恋手机游戏,高考只考出了575分的成绩,父母对这样的结果极度不满意,于是将他“扫地出门”,让其自谋生路。在文后的评论中,有人支持父母2025-07-17- 中新健康丨青海省第二十三批援布隆迪医疗队启程2024-08-06 18:32: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2025-07-17
最新评论